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人氣店家樂天書城的社會哲思有最棒的商品。快到日本NO.1的Rakuten樂天市場的安全環境中盡情網路購物,使用樂天信用卡選購優惠更划算! 售價:277 我要購買 |
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最近有些網友在問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除了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 相關商品及價格也一並整理成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REX最近也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 |
網路價格隨時會調整,請以原網購平台資料為準!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VINCENT推荐的東西。整理了GOOGLE上關於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當今網購市場很競爭,各大購物網為求好業績無所不用其極,殺價毫不手軟。最近我也在找有我照你:埔基愚人們的在地化長照故事的相關資訊~ |
內容簡介老年長照是未來10年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 埔基「愚人之友」15年來愛的行動與實踐: 長輩們在熟悉的環境裡,由有共同語言的在地照服員陪伴, 這不只是國際潮流,也是最理想、自在、溫暖的老年生活。 老年長照,是未來10年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關鍵議題。 臺灣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總人口比例的20%、超過470萬人;10年內有長期照護需求者預估將高達72萬人,然而長照人力卻嚴重不足。 打造「在宅安老,在地老化」的臺灣長照典範。 埔基「愚人之友」創立15年來已建立起各種造福偏鄉的長照模式,包括:讓每位長者都享有尊嚴、健康及平安的生活居家服務;類似褓母、提升家庭支持系統,減輕照顧者負擔的家庭托顧;增加長輩社會參與,以達到延緩退化的失智日照中心;鼓勵長者與他人互動,降低獨自在家之危險與孤寂感的失能日照中心;營造像「家」的環境,讓失智長輩在支持性的環境中依自己的步調,安心生活的團體家屋等。 關心長照問題,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 不用花大錢在硬體建設,長者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還能預防與延緩老人失能或失智症惡化,這是節省資源又減低負擔的「在宅安老,在地老化」照護模式;埔基「愚人之友」的在地化長照不只因應國際潮流,其人力資源的培育與資源整合的經驗,更足以做為臺灣地區長照發展的借鏡。每個人都應該關心,如何讓家人與自己未來也接受這種有溫度的照護,幸福老去。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埔基醫療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總策劃 自創院起,50多年來秉持「耶穌基督愛人」的精神,誓做原住民及鄰近社區的好鄰居。為此,埔基一切的建樹皆以「全方位的醫療保健」為考量,並以提供大埔里地區民眾及原住民同胞更適切的醫療保健服務為己任。 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特別是與外界隔絕的那段時期,埔基在一夕間擔負起災區緊急醫療照護的工作,更在災後承擔起災區非醫療社會福利的服務。延續早期埔基創辦人謝緯院長堅持的「愚人建院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信念,2000年7月1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簡稱「愚人之友」),聚焦偏鄉弱勢的照顧服務。 趙慧琳/撰文 1964年生,臺中人。臺大城鄉所博士。曾為聯合報記者,以〈九二一災後文化家園重建〉、〈新興潮流──國民美術〉和〈另類西施──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獲吳舜文新聞獎。著有歷史小說《大肚城,歸來》(印刻)。 攝影者簡介 呂艷芳 臺大外文系學士及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告碩士,20年在外商公司擔任行銷高階主管。2002年開始學習單眼攝影,一拍即獲得專家好評並得獎,曾有兩個雜誌專欄。2012年7月從職場退下,當專業攝影家及行銷暨策略顧問。 譯者介紹 目錄推薦序 讓每位長者都是有福之人 白秀雄 5 與時俱進的服務,不變的起初愛心 林木筆 8 在原鄉關懷路上攜手同行 南岳君 10 自序 莫忘初心 黃敏生 12 愛的真諦 趙文崇 16 Part 1 沒有圍牆的醫院 初心──關注山地醫療、照顧偏鄉弱勢 22 典範──誓做愚人之友 28 愛的行動──在地、全人觀點的照護 39 Part 2 讓我們彼此相愛 陪你一段──阿徽 46 喘息的必要──淑惠 52 守護部落長者──美玉 57 不只照顧,也傳承在地文化──玉春 67 把部落長者當成父母照顧──慶勇 70 打破隔閡跨族群服務──幸大哥 76 Part 3 溫情滿屋 我的家庭真可愛──賽德克南豐部落的陳福枝家屋 86 三代同堂的家屋──中正村布農家托站 100 建立互惠的生命關係──清流部落家托站 110 Part 4 當我們同在一起 補充滿滿的活力──伯特利長青健康活力站 122 Part 5 有家的感覺 老人安親班──全日照失能長者樂活村 142 回歸助人的初衷──社工員羽彤、照服員靜雯 155 Part 6 愛的加油站 記得我是誰──全日照失智長者安康村 166 願每位長者都能重拾笑容 182 生活就是最好的復健──二十四小時失智團體家屋福氣村 196 Part 7 放眼未來 醫療、社福、長照的在地整合 222 後記 230 埔基愚人 自序/導讀【內容試閱】 ◎愛的行動──在地、全人觀點的照護 一九九九年,中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這場震央位於日月潭的百年大震,讓水沙連地區諸多族群子民,一齊陷入重災的毀滅之境。 座落於愛蘭台地的埔里基督教醫院,在第一時間投入醫療服務,挽回了眾多災民性命。然而,到了第二年,亦即災後重建工作初始推動階段,相關重建區反倒出現一波波的自殺潮,令人扼腕。 以十萬人口的埔里鎮為例,由於災後工作機會遽降,年輕人迫不得已出外謀生,使得在地人口銳減為七萬,留守者更有不小比例是亟待社會照護的老弱婦孺。重建區中壯年齡層,上有侍奉長輩壓力,下有稚子嗷嗷待哺,而成為動念自殺的高危險群。埔基院方的主事者越發意識到,光有急症醫療是不夠的。重建社區的弱勢住民,亟需含括精神和經濟面向的整體扶持。這番洞察逼促屬機構型醫療體系的埔基,積極籌設「愚人之友」,以專屬的人力和資源,提供將服務送到家庭的持續性社會服務。 災後更積極回應居家服務需求 「地震之後,有的房子沒有了,有的親人走了,一夕之間,什麼都化為烏有。老人家有很多話要跟人傾訴。他們需要人家關懷。「愚人之友」居家服務組資深督導游懿莉親身經歷了這一段。本土高齡者和需要長期照顧族群,是在九二一災後,因著地震浩劫所造成社群震盪,以及不易回復的地方生活裂口,連帶暴露出含括廣泛社經階級的在地照服需求。懿莉當年還是家庭主婦,她加入只有五、六名種子成員的埔基服務團隊,持續探訪災後精神受創的老人家們。從震後初期的長者關懷實務,懿莉深刻理解:「社區本來就有這要的需求,只是地震發生前, 大家還沒有這樣的發現罷了。」 「愚人之友」居家服務組組長琇冠則坦言,地震確實是個契機,讓社區潛在照顧困境成為九二一災後重建聚焦的公共議題。 早期,公部門「到宅服務」政策的居家照顧對象局限在少數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戶。九二一災後成立的「愚人之友」,憑藉遠比承平時期充裕的各方捐款,發揮民間NPO自主意識,從重建區一般戶老人家的心理關懷推進到重癱失能者居家沐浴的徹底介入,掀起了本土居家照顧的嶄新一頁。二○○八年,行政院開始推行適用於全民的「長照十年」計畫,然而隔年又實施強調使用者付費的「長照分級補貼」制度,則迫使「愚人之友」不得不發動慈善募款,認養那些被排除在中低收入戶以外,但其實無力支付居服費用的偏鄉邊緣家庭。 讓主要照顧者得以喘息 居家服務可說是持續性長照的最基本環節。「愚人之友」以居家服務組七、八位社工督導的組合,做為第一線服務人員的奧援,加上基層養成的五十名左右在地照服員,投入埔里山城,以及國姓、魚池、水里、信義和仁愛等南投境內偏鄉地區的居服實務, 各界推薦/推薦序作為臺灣偏鄉長照人才培育的領頭羊,埔基「愚人之友」傾全力對社區化長照人力的妥善整備、長照輸送體系的建置、偏鄉長照資源嚴重困乏的改善以及醫療、社福、長照的在地整合等。內容詳備,頗值參考。 ──臺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 / 白秀雄 埔里基督教醫院秉持著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教訓,從醫療到社會,從實作到人才培育,與時俱進,展現出回應社會需求的委身、洞見與能力。 ──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主任/林木筆 埔基從偏鄉醫療缺乏的需求開始,專注於社區化長期照顧的服務工作。祝福埔基,透過本書的發行,讓民眾見證埔基在偏鄉醫療所結出的美好果實,並帶動更多人加入關懷原鄉發展的行列之中。 ──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南岳君 |
※其他推薦※
|
資料來源:樂天市場購物網
留言列表